官方旗舰店

快乐贵族学院

首页 > 快乐贵族学院 > 快乐贵族课堂
孩子被打骂,是否以牙还牙?
发布时间: 2016-09-28|编辑:eartha
金星老师曾在某节目中提到了“孩子被欺负后,是打回去还是告老师 ”这个议题,并在节目中讲述了儿子在超市被打的经历。有一次她的儿 子在超市,因为一辆儿童购物车,被一个很蛮横的小孩子给打了个耳光,这可 把不远处的金星急坏了,当儿子捂着脸回来时,金星脱口而出“儿子, 那个孩子打了你了,你不给我打回去?”但儿子说“我不,她打 我是她妈妈没教育好她。”
 
金星的做法是很多父母面对孩子被欺负时会有的态度:我不教孩子主动打人, 我们不惹事,但也不允许孩子被别人欺负。所以当孩子被别人欺负却不懂还手 时,家长往往会认定孩子“懦弱”。有些妈妈一气之下甚至会成 为孩子的帮凶,帮孩子拉住打他的孩子,让孩子打回去。
 
 
孩子不还手,真的是懦弱吗?关于这个问题,要分年龄段来看,1岁半到3岁这 个年龄段的孩子被打后不知所措并不等于懦弱,这个阶段被“打 ”有两种可能,一种情况是打人的孩子不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人际交往, 他们表达“我想和你玩”或“我害怕你靠近”时,不 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力度,有时候力气比较大,这在大人看来就是“打 人”。
 
还有一种情况是宝宝“抢”别人的玩具。 在大人看来这样的行为很恶劣,但实际上孩子没 有这么复杂。1岁半以后的孩子刚刚学会走路,但他们的自我还没构建完成, 他们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,所以这个阶段的小朋友出去玩时看见喜欢的 玩具,他认为是自己的,会不管三七二十一的“抢”过来。
 
而那些被抢的小朋友不知所措,往往是因为他们的自我还没有构建完成,所以 才表现得毫不在意。有些孩子在似懂非懂的阶段,他们在意自己的东西被抢走 ,但是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办,这时就会大哭来。
 
如果这个时候家长能够接纳孩子的心理状况,在宝宝情绪平复后通过游戏、讲 故事等方法示范被“欺负”后如何处理,孩子慢慢地就会明白人 际交往的正确方法。相反,如果家长责骂 孩子懦弱,会加重孩子的手足无措,孩子原本只是 在意东西被抢了,但家长生气的态度会让孩子觉得“这件事很可怕!后 果很严重!”孩子更加的恐惧和担心,下次面对同样的状况时,他反而 会更加“懦弱”。
 
而且打回去也未必能解决问题,如果遇到比孩子强、霸道、凶狠的人,孩子会 吃更大的亏。鼓励孩子打回去,也会让孩子认为打是解决问题 最有效的手段,而崇尚暴力、恃强凌弱;这样的孩子如 果被别的小朋友打了,会让他更加记恨和恐惧,变得自卑胆怯,唯唯诺诺。还 有的孩子因为一直被家长教育要“打回去”,特别喜欢打人,动 不动就打别人一下,这样的孩子进入中班下学期或是大班时,就特别容易被老 师批评,被别的孩子孤立。  
 
鼓励孩子睚眦必报看上去不吃亏,但却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,耗费精力,失去 人缘。尤其作为孩子来说,他们真的不太能辨别什么情况下别人是有意的,什 么情况下别人是恶意的。当孩子被“打”时,父母一定要换一个 角度来理解孩子的行为,要放宽心,绝大多数时候,孩子之间的冲突并没有危 险,尤其男孩,打打闹闹是他们的天性,他们之间需要一些肢体的接触来交往 ,他们自己可能并不在意“吃亏”“不吃亏”,但如 果父母过度关注,纠结于“打”与“被打”、 “欺负”与“被欺负”,只会把孩子成长过程中阶段 性的正常行为强化为问题,适得其反。 
 
 
那么我们是要鼓励孩子忍让吗?不,选择忍让首先父母的内心肯定过不去,其 次,一味的要求孩子忍让会让他变得遇事软弱、退缩。那孩子被欺负时,究竟 该怎么办呢? 答案:教导孩子保护 好自己不受伤是最最重要的。
 
1 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,帮孩子识别和表达出他的心情。
 
2 、教孩子面对别人的欺负,最重要的是保护自己不受伤,在这个大前提下,他 采取任何方式都可以。他可以选择离开,还手或是告诉老师。
 
3 、教孩子面对别人的伤害要勇敢的表达出来。要及时的告诉小朋友:“ 你这样做我不高兴。”如果对方还是不停挑衅,警告、告诉老师或家长 、还击都可以。
 
4 、无论孩子表现怎样,我都接纳。即使孩子受伤了,也接纳,因为他在当时的 情况下,受制于自身能力。同时,也要告诉下次面对同样的情况,可以尝试别 的方法。
 
与其纠结于孩子总被欺负,对孩子的软弱行为不满,不如把精力放在日常生活 中,帮孩子把安全感和自信心内化,培养良好的人格特质,让孩子从内心真正 的强大起来。这样的孩子自然别人不敢轻慢。
2016 天津露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,保留所有权利 津ICP备16007809号-1